宣青成彩—“明三代”及后仿瓷器

首页    分类说明    宣青成彩—“明三代”及后仿瓷器

 

       明初国力强盛,永宣二帝尚武,积极开拓海外,施行朝贡贸易,瓷器即作为贸易和赏赉的重要物品。土木之变后,国势衰颓,军事由攻转守,外交停顿,内政平庸。成化皇帝热衷艺术创作,为烧造瓷器不惜重金,并派遣中官去御窑厂督造。所以此三朝制作出旷世美瓷。三朝所造瓷器,永宣以青花绝尘,成化用斗彩傲世。被陶瓷收藏家称为“明三代”或者“宣青成彩”。

景德镇窑永乐宣德御用瓷器质量提高的原因:

一:元末明初景德镇并未因战争停烧瓷器。1,据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珍藏写有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铭文的青花瓶可知至少在距离元亡17年景德镇还能烧造精美的青花瓷器。2,1990年在景德镇御窑厂出土用铁料书写“监工浮梁县丞赵万初”字样的瓷瓦。同一地层出土很多白瓷砖、琉璃瓦、建筑构件,以及青花、釉里红瓷器残片。据康熙版《浮梁县志》赵万初为洪武初年在职,可知洪武初年景德镇已经在为皇家烧造御用瓷器。3,又据《大明会典·工部》“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需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其中饶府指景德镇,处州指龙泉。以上可知,景德镇窑在元末明初一直在烧造瓷器。瓷器工艺在匠人代代传承。4,永乐、宣德时代社会稳定皇帝对瓷器烧造非常重视。王宗沐在《江西省大志·陶书》记载洪武三十五年景德镇开窑烧造,解京供用,有御厂一所,官窑二十座。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此时是永乐皇帝坐天下。1987年景德镇御窑厂出土带有永乐元年釉里红残片。可见明成祖在未改元时候已经在烧造御用瓷器。从元代烧造出青花瓷器到永宣时代至少经历100年时间,这段未因战争中断的瓷器制造,一定会因为明初皇帝的重视而继续发展。

二:政治改元的需要。明成祖朱棣以靖难之名夺取帝位后,政治上要做出很多正统继承人的姿态。包括修建大报恩寺琉璃塔。塔内、外表层全部用各种造型、各种颜色的琉璃构件榫合而成。历时十七年,直到宣德三年动用了郑和下西洋的资金和人员才建成。赢得了“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的美誉。这座享誉世界的大琉璃塔塔身使用了大量白瓷砖。可见永乐皇帝对皇家制造的决心。这种决心用在烧造御用瓷器上当然也是空前完美的。

三:朝贡贸易的需要。

1,《明实录·太宗实录》记载永乐元年八月,“于浙江、福建、广东设市舶提举司”;永乐三年九月,“以海外诸番朝贡之使益多”于市舶司分设馆驿接待。浙江为安远驿,福建来远驿,广东怀远驿。次年命各市舶司官员“凡外国朝贡使臣往来皆宴劳之”。

2,《国朝典故》本《瀛涯胜览》有正统九年马敬所作序文“洪惟我朝太宗文皇帝、宣宗章皇帝,咸命太监郑和率领豪俊,跨越海外,与诸番贸易,其人物之丰伟,舟楫之雄壮,才艺之巧妙,盖古所未有然也。”《瀛涯胜览》多次记载外国人喜欢中国白地青花瓷的记录。

3,明成祖长子明仁宗《继位诏》中有“一往迤西撒马儿罕、失剌思等处买马等项,及哈密取马者悉皆停止。将去给赐缎匹、磁器等件,就于所在官司明白照数入库”之诏令。所记载永乐朝曾以瓷器贸易马匹。永乐朝对外战争频繁,所以需要大量马匹。而以丝绸、瓷器在西域贸易主要为了买马。以上对东西两洋和西域的官方贸易,瓷器都是重要商品。

四:外交馈赠。明初对海外诸国和西域各国的外交贸易往来,让这些国家感到与明朝可以朝贡之名行贸易之实。所以许多国家派遣使节来中国行“朝贡”之礼。而明朝廷实行薄来厚往,往往在贸易之后又馈赠很多商品。并且对国内外朝贡之使多有赏赉。比如珍藏在西藏萨迦寺的宣德款青花五彩荷塘鸳鸯纹碗应为宣德帝赏赐西藏高僧之物。

通过以上文献记录的史实和出土以及传世文物互证,可以确定明初景德镇烧造精美瓷器的用途是广泛的,因此生产数量庞大。这也能与80年代后在御窑厂附近出土大量永宣时期瓷器残片相对应。

五:皇帝本身的喜爱。《明实录》记载明成祖对尚书郑赐说:“朕朝夕所用中国瓷器洁素莹然,甚适于心……”。雷厉风行的皇帝喜爱白釉瓷器,所以景德镇御器厂必然想尽办法完成任务。而白釉瓷器对于瓷土和釉料的要求是最高的。这需要比前朝更高的制瓷技术和制瓷原料。而从传世与出土器物证明,景德镇窑工做到了这一点。当然他们也必须要做到。宣宗为成祖之孙,是贵族文艺青年。史载其绘画书法皆精,并有多幅传世之作。而宣德皇帝对景德镇瓷器也是偏爱之。并且指派内官少监督陶。明宣宗关心工匠。《宣宗实录》记载宣德元年一月庚子谓:“命行在工部,凡用工、军民人匠,每月人与米五斗,钞四锭,盐一斤,如洪熙制。”宣德三年三月丙戌对行在工部曰:“今天下工匠数倍祖宗之世,而畏避亡逸者多,当思抚绥爱民之道。”宣德四年三月,帝就工匠问题论工部尚书郭敦曰:“官府但知役之,而不养之,岂政理哉?凡工匠役内府者悉月给食米三斗。”以上可知宣德皇帝的高审美要求,工匠获得好待遇后的勤奋,必然生产出高质量的瓷器。事实上,宣德朝烧造量非常巨大。据《大明会典·工部·窑冶》记载宣德八年尚膳监题准烧造龙凤瓷器,差本部官一员,送出该监式样,往饶州烧造各样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宣德一朝虽仅十年,但是凭借对前朝工艺的继承,本朝的创新,能工巧匠的技艺。因此能生产出更多更精美的瓷器。从御窑厂出土遗存看,永乐一朝白釉瓷器多于青花,而宣德朝青花瓷器则占大多数。宣德青花对于青花料的使用更精准熟练。所以后人以为明朝宣德青花为冠。

瓷器史“空白期”产生的原因

宣德朝后明英宗曾罢去景德镇烧造事宜。又严禁民窑烧造青花瓷。《明史·食货志》记载正统元年,浮梁民进瓷器五万馀,偿以钞。禁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诸瓷器,违者罪死。”可以看出宣德末年民窑已经相当发达,能一次进贡五万多件瓷器。而皇帝则下令民间以后禁止烧造青花瓷器。《明史·食货志》又记载正统朝“宫殿告成,命造九龙九凤膳案诸器,既又造青龙白地花缸。王振以为有璺,遣锦衣指挥杖提督官,敕中官往督更造。”明史记录的是正统朝烧造瓷器质量下降的史实。太监王振发现烧造的青花大龙缸有裂痕,杖刑提督官,敕令其他太监重新烧造。明英宗九岁继位,当然无力顾及瓷器制作。这是宣德之后青花瓷器质量开始走下坡路的原因之一。正统十四年,明军在土木堡惨败于蒙古瓦剌军,明英宗被俘虏。其弟景帝即位,明朝国势衰落。其后英宗复位。政治斗争与内耗,军事失利让明朝九边大乱,朝廷再也无心关注小小的饶州御器厂。

成化斗彩体现皇帝的审美趣味

明英宗崩,成化皇帝即位。开始重新关心御用瓷器的生产。《明史·食货志》记载成化间,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孝宗初,撤回中官,寻复遣,弘治十五年复撤。正德末复遣。自弘治以来,烧造未完者三十馀万器。嘉靖初,遣中官督之。给事中陈皋谟言其大为民害,请罢之。帝不听。十六年新作七陵祭器。三十七年遣官之江西,造内殿醮坛瓷器三万,后添设饶州通判,专管御器厂烧造。是时营建最繁,近京及苏州皆有砖厂。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馀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自后役亦渐寝。”《明史》对成化皇帝偏爱瓷器和后朝因循成化御窑制度说明成化窑的烧造影响了后世皇帝们。成化皇帝像明宣宗一样精于绘画,爱好艺术。所以他对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一事颇为重视,派遣中官督陶。而且烧造时间长,花费巨大。《景德镇陶录》曾记载成化皇帝派遣一位叫朱元佐的太监督陶,而这位太监曾作《登朝天阁冰立堂观陶火诗》:“来典陶工简命膺,火林环视一栏凭。朱门近与千峰接,丹阙遥从万里登。霞起赤城春锦列,日生紫海瑞光腾。四封富焰连朝夕,谁识朝臣独立冰。”从朝臣独立冰一句看出,这位督陶官在观察着熊熊窑火,心中感觉重任在身。可见完成皇帝派遣督陶烧造瓷器的任务艰巨。一位内官能做出格律清晰的诗,而且写出心中担忧。有如此文化功底,派来督陶定会烧出惊世瓷器。事实上成化皇帝重用太监,曾设置西厂,任用汪直,加以监视朝廷官员。而其内心深处却又宽广,曾下令上景帝尊号,恤于谦之冤,任用贤臣,蠲赋省刑,百姓日益充足。时代的改变和皇帝的性格让御窑瓷器风格发生重大改变。成化时明朝已经没有了永宣时开疆拓土的激情和下西洋宣扬国威的本钱。国防持续收缩,对外绝道海路。对于国内实行承平之治。明宪宗本人绘画素养很高,传世的《一团和气图》,乍看像一个圆球,画着一个眯眼嬉笑之人,但仔细观看会发现是三个人抱成一团,一个面孔又能分成三个面孔。从表现形式和构思方法上,《一团和气图》符合古代漫画的特点和要求,但在主题上却有歌颂和谐共处的味道。而其所作《树石双禽图》、《岁朝佳兆图》、《子母鸡图》等反映出成化皇帝对太平治世的渴望。也反映出成化皇帝的绘画功力。显示皇帝本人内敛儒雅的性格。成化窑瓷器风格由于皇帝审美情趣而改变。明初浓墨重彩变成疏淡浅皴,张扬变为含蓄,大器变为小巧,整体风格清新自然,格调高雅。对艺术的偏爱肯定影响到对于御用瓷器的审美上。一种虽加彩却又令着色囿于青花勾勒的轮廓之内的瓷器,显然是皇帝喜爱的。以钴蓝描其形,色彩涂其神,形神和谐统一,形体以青花之优雅表现,神韵取色彩飞扬之势。更接近工笔画的创作技法。后世称为“斗彩”。斗彩虽创于明初,却未流行开来。可见皇帝喜好决定了艺术的发展。不尚武功爱好文艺的明宪宗对斗彩瓷器加以创新,成为一代名品。纵观1973年后御窑厂附近出土成化斗彩瓷器,均以小件器物为主。尤以各形小杯和外底中青花书写“天”字款罐占多数。成化瓷胎较永宣时期更为洁白,釉色白中闪青灰或牙黄。绘画追求新意,巧妙突破,达到了清丽悦目的效果。

后仿永宣青花及成窑斗彩瓷器

弘治朝后,明朝内外交困,皇帝们虽然热衷瓷器生产却再也无法达到永、宣、成、弘窑的水平。取而代之的是民窑异军突起,嘉靖朝施行官搭民烧制度,海外对中国瓷器需求巨大,国内新兴士商阶层兴起,定制瓷器成为时尚,这些都加快了民窑发展的脚步。已经施行海外殖民的西方国家在17至18世纪兴起了东方文化热潮,后世对宣德青花,成化斗彩赞不绝口。历朝历代都有模仿。其中以清代康、雍、乾三朝仿制最成功。尤其是雍正、乾隆二帝热衷仿古,仿制最多最精。有些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从工艺水平上说比“明三代”更精致,但是绘画上刻意模仿永宣青花晕散效果和成化斗彩的色彩对比。究其原因永宣青花特点是钴料缺陷自然形成斑点和晕散效果,成化斗彩用色注重神妙不事雕琢,这些都是后仿品难以企及的。

 

2021年1月24日 14:09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