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筒撇口束腰,呈觚式。平底,底外沿二层台式。口沿下与腹部有两层暗花装饰带。暗花工艺在明末青花瓷器特别流行。目的是以留白代替边饰,以最大视觉感受青花主题,而当观者细细把玩时,又于留白处审视这暗藏的美丽。此觚式束腰笔筒将青花装饰带分为三层装饰。上腹部是花鸟纹,中部为壬字如意云纹,下部是倒蕉叶纹。上部花卉纹盛开的花朵使用分水皴法,突出花瓣的层次和明暗深浅,栩栩如生。花卉纹饰的边际是两只飞燕。飞燕起到过渡分割画面的作用。既不让画面重叠,又好像风景在无边的伸展。恰似“玉剪穿花过,霓裳带月归。”分水法是明晚期窑工们对丹青绘画艺术对借鉴性创造。用煅烧法提纯的浙料发色翠蓝,而且更易混水。浓淡不同的分色让青花色彩多变。是后世康熙青花墨分五色之滥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