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部团队的分析表明,在美国五大博物馆之一举办展览之后的几年里,价格并没有加速上涨。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为谣言的影响可能大于现实。人们希望展览既能提振价格,又能增加作品供应,因此,一旦大型展览宣布,人们更倾向于出售或购买。这导致市场上涨。然后,在一场演出之后,事情趋于平稳,原因有很多。
例如,2012/2013年度美国流行艺术家罗伊·利希滕斯坦在泰特现代美术馆、伦敦美术馆和现代美术馆举办的大型回顾展。展览开幕前两年,重复拍卖的中位回报率为14.3%(由于样本量较小,中位回报率比平均回报率更适合艺术家个人回报率)。演出两年后,他们的支持率下降到了10.6%。然而,就具体销售额和创纪录的价格而言,利希滕斯坦的主要作品的市场出现了上涨。2010年5月之后为他的作品设定的十大价格中,有四个是在展览期间或展览前设定的。
在2012年西班牙现代艺术大师琼·米罗(Joan Miró:逃生梯)的作品展览前两年,艺术品市场部Mei Moses)的数据显示,汽车的中位数为9.7%。演出两年后,这一数字下降到5.4%。
2012/13年,现代主义者保罗·克莱(Paul Klee)的晚期作品(“late Klee”)在大都会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展出后,市场也出现了类似的下滑(5.7%-1.9%)。即使是2014/15年在MoMA举办的马蒂斯剪贴画大受欢迎的展览(“亨利·马蒂斯:剪贴画”),也没有转化为市场活动的增加:中值回报率从4.2%略降至3.6%。
当然,数据只能告诉我们这么多。例如,对于像马蒂斯这样的艺术家来说,供应不足可能比市场需求更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艺术家都已经举办了许多大型博物馆展览,他们的声誉已经很好。
通常情况下,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对他们的市场没有太大影响,因为他们的故事已经被很好地理解了,至少在西方是如此(研究博物馆展览在新兴艺术市场(如中国)的影响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