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妃十六子的题材出现在瓷器上大约为明代晚期。清初特别流行。至于流行的原因,可能跟明末战争,人口数量锐减,世人渴望安定生活有关。满清定鼎中国,起初剃发易服,圈地屠城,后恢复汉文化。清初在像湖广填四川这种大规模人口迁移带动下,开垦荒地,生产力得到发展,百姓生活是积极向上的。康熙皇帝鼓励农耕,曾下令作《耕织图》,在朝廷中率先垂范。这样的一些措施对于生产力恢复是有绝对的促进作用的。百姓重归稳定太平的生活。四妃十六子就是整个社会对早日结束动乱,过上幸福生活的期盼。工艺美术和书画艺术不同,工艺美术可以把最直接的民俗风情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中国书画在民间和宫廷作为一种形而上用于欣赏品鉴的艺术,对于民俗风情表达就会有限制。而且纸质类书画不易保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瓷器这种永不变质的东西承载了更多的历史。
|